尽管官方不对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团队成绩进行排名,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官网(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,缩写 "NOI")29 日表示,本次竞赛中国队以绝对优势取得团体第一,创造了 IOI 首次由一个国家的选手包揽前四名的历史。

" 信息学 " 竞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国际奥林匹克五项学科(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信息学、生物学)竞赛的其中一项,每年举办一次。就参赛国家及地区数量而言,它是第二大学科奥赛,仅次于国际奥数。
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一场既考察智力,又考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 " 烧脑 " 挑战,要求参赛选手同时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以及上机调试的实践能力。选手必须使用官方指定的虚拟机来运行所编写的程序,且需要在两个比赛日中,每天用 5 小时解决 3 道题目,一共 6 道题目。
据 NOI 介绍,五项竞赛内,我国只有 " 信息学 " 项目是首届(1989 年)竞赛就获得参赛资格的,并且首届竞赛的试题原型也是由中国提供的。这主要也归功于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,我国计算机普及活动的开展,尤其是 1984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 " 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",使计算机普及活动掀起高潮。同年,在中国科协、国家教委的领导下,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了全国首届青少年计算机竞赛,这之后每年都组织类似的普及活动,为 1989 年参加 IOI 准备好了技术与人才的条件。
在 2000 年和 2014 年,我国北京和台湾分别举办过两场 IOI。根据 IOI 官网统计,中国大陆自 1989 年开始参加 IOI,37 年来的 33 届比赛中共选拔了 117 人次参赛,累计获得金牌 92 块、银牌 27 块,铜牌 12 块。
尽管 IOI 不对团队综合成绩进行排名,但金牌榜排名中,目前中国所获金牌数位列世界第一,且远超其他国家及地区。中国也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信息学奥赛强国,被盛赞为 " 整体实力最强的团队 "。
今年受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,6 月 19 日至 28 日,由新加坡主办的第 33 届 IOI 在世界各地以线上比赛形式同步举行,共有来自 88 个国家及地区的 355 名选手参赛,中国队的参赛活动在北京举行。
四位选手在两天的比赛中发挥出色,全员获得金牌,并且包揽了国际积分榜的前四名。NOI 公布称,中国队以绝对优势取得团体第一,创造了 IOI 首次由一个国家的选手包揽前四名的历史。
其中,宁波市镇海中学的高二学生钱易(537 分,总分 600 分)、高三学生虞皓翔(497 分)分别位列金牌第二及第四;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代晨昕(505 分),位列金牌第三。
综合媒体报道,钱易高一暑假结束时签约了北大图灵班;虞皓翔高一时也已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姚班;代晨昕则在去年获得保送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的资格。
振奋人心的是,这回中国队还诞生了 1 名满分 600 分选手,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学生邓明扬,位列金牌第一,这也是中国选手时隔 4 年重回 " 世界第一 " 宝座。
上一个获得满分的中国选手,是 2014 年参赛的杭州学军中学高二学生徐寅展,当时他是中国参赛 IOI30 年来首次满分夺冠的选手。
其实如果关注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奥赛上的表现,邓明扬的名字一定很耳熟。他曾在 2019 年入选国际数学奥赛国家队,并在第 60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(IMO)中取得世界金牌。
当时中国队已经连续四年没有拿到 IMO 第一,面对外界质疑,邓明扬和队友们绝地反击,最终重登世界冠军宝座。
2020 年,邓明扬又入选国际信息学竞赛国家队,成为了时隔二十年,第二名成为国际奥赛跨学科双料的国家队队员。在获得清北的保送资格后,他还成为了麻省理工大学去年在中国大陆的唯一常规录取者。这样惊艳的成绩让不少网友直言看到了 " 世界的参差 "……
纵观全球 88 个国家及地区的参赛成绩,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美国队继续与中国队、俄罗斯队、韩国队等强队紧咬厮杀,但和往年一样,该队参赛的四名队员皆为东方面孔。加拿大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,四人中三人为东方面孔。